
一、文化金融政策
1、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
2020年12月14日,为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水平,银保监会发布实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5章83条,具体包括总则、基本业务规则、特别业务规则、监督管理和附则。重点规范内容为:厘清互联网保险业务本质,明确制度适用和衔接政策;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要求,强化持牌经营原则,定义持牌机构自营网络平台,规定持牌机构经营条件,明确非持牌机构禁止行为;规范保险营销宣传行为,规定管理要求和业务行为标准;全流程规范售后服务,改善消费体验;按经营主体分类监管,在规定“基本业务规则”的基础上,针对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互联网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分别规定了“特别业务规则”;创新完善监管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好政策实施过渡安排。
2、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公共图书馆 美术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0年12月14日,为进一步规范中央对地方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规定,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对 《中央对地方公共图书馆 美术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正并予以公布。
《办法》共6章26条,具体包括总则、补助范围、支出内容与分配方式、申报与审批、管理与使用、绩效与监督和附则。重点内容为:明确了补助资金用于“三馆一站”免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支出,三馆为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一站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明确了补助资金实行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为地市级和县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个数;明确了现阶段基本补助标准如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每馆每年50万元;县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每馆每年20万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每站(中心)每年5万元;明确了补助资金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档分担比例,按地区分为五档,第一至第五档中央财政分别分担80%、60%、50%、30%、10%;明确了补助资金的计算公式,即:某省(区、市)补助资金额度=∑[某省(区、市)地市级(县级、乡镇级)因素数额×基本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分担比例。地方财政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根据上年度“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进展、绩效等情况统筹核定各馆(站、中心)补助金额。
3、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董事议案审议操作指引(2020年修订版)》的通知”
2020年12月17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更好地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股东向金融机构派出国有股权董事的议案审议工作,切实发挥国有股权董事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财政部对《金融机构国有股权董事议案审议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修正并予以公布。
《指引》共5章33条,具体包括总则、股权董事议案审议职责及权限、议案审议程序、穿透管理、报告制度和附则。重点内容为:明确了股权董事议案审议职责及权限;明确了股权董事议案审议程序;明确了股权董事应根据“穿透管理”的原则,及时、主动对金融机构所属各级子公司的重大事项、议案进行调研,沟通及审核;明确了股权董事应在金融机构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以书面署名形式向派出机构报告会议情况,并详细报告董事会各董事发言及表决情况;明确了股权董事应参加派出机构定期组织召开的工作报告会并对董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
二、文化金融模式
吉林:延边州财政局“三项举措”助力科技创新。
近一年来,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战略部署,延边州始终将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作为重点支持领域,采取转变工作理念、加大财力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务实举措,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助推延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转变工作理念。打破部门、单位和县(市)的界限,从支持某个单位或单个项目转变为注重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集成共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加大财力投入;2019年至今,财政支持科技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1024万元,主要用于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奖励。同时,要求各县(市)结合自身财力状况,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科学技术经费管理制度、科学技术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有效发挥绩效评估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保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加快科技资金支出进度,提升科技资金投入的综合效益,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三、文化金融市场动态
1、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文化金融分会成功举办
12月17日下午,2020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新发展分会”在西安举行。本次分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陕西省国资委会主办,陕文投集团承办。会议吸引了国内知名文化产业专家、文化企业领军人物、文化产业投融资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和科研高校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共话文化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发展。
2、中国和乌克兰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文化合作分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12月15日,中国和乌克兰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文化合作分委会第五次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与分委会乌方主席、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副部长法缅科共同主持会议。
双方回顾了分委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两国在文化艺术、旅游、广播影视、文学、出版、档案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情况,就下步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会后,双方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
3、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布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
近期,经过中日韩三国各自评选,中国的绍兴市与敦煌市、日本的北九州市、韩国的顺天市共同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
“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中日韩领导人机制下创建的中日韩三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品牌,自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各国评选出1-2个城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与共享、旅游推广等活动,带动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和旅游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切实实现以文惠民,以文兴城。
陕西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旨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全省文化企业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信用服务、项目对接、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