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化金融政策
1.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2月5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1〕2号,简称《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按照《通知》要求,2021-2025年,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并通过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化服务水平,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文化金融模式
1.福建:多举措并举,2020年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70%
2月5日,福建省公布了2020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情况。过去一年,福建省通过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力度,促进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等多项举措,共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亿元,比上年增长70%,支持了近万人创业。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将受疫情影响的个体工商户、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二是阶段性提高贷款额度,其中,个人从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小微企业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三是贷款利率上限从LPR+100BP下降到LPR+50BP。四是放宽小微企业申请门槛,其中,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占比由20%下降为15%,超过100人的企业下降为8%。五是确定省农信系统、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海峡银行、泉州银行、厦门银行8家合作银行。六是在福建金服云平台开设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专区,实现线上办理业务并简化贷款审核流程。
下一步,福建省将持续对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贴息、保费分担和工作经费补助等财政奖补支持,促进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创业担保贷款业务规模,重点支持群体,提供精准、专业、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三、文化金融市场动态
1.陕西发布春节假日“数字文化套餐”
2月4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将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假日“数字文化套餐”,在线上为市民群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让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尽享文化大餐,快乐过春节。
春节假日期间,陕西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省美术博物馆将根据疫情防控安排有序开放。同时,陕西省图书馆网站将为市民群众开放海量的免费电子书,陕西省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将为市民群众提供音乐、舞蹈、美术、非遗等文化资源,市民群众也可通过抖音、快手平台搜索“陕西非遗过大年”,领略三秦大地的非遗之美。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厅还联合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共同发起“有爱陪伴,原地过年——慢生活、好时光,万本好书免费听”主题活动,为全省群众提供7天免费VIP服务。2.《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1991~2010年)》出版发行
近日,由《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的《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1991~2010年)》出版发行。该志作为第二轮《陕西省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续了2005年版《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和推进陕西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志书。
该志书上限起自1991年1月1日,下限止于2010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20年,共计22章175万余字,重点记述陕西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及业绩。全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全面、客观、准确地记述陕西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真实展现了这2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发展建设,反映出文化艺术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这部志书的出版,对于了解、学习、研究陕西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省情地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一部具有存史、借鉴、育人意义的志书,为进一步发展陕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不断推进陕西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
陕西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旨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全省文化企业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信用服务、项目对接、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