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化金融政策
1、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0年11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十条,核心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财务性股权投资的概念,保险机构及其关联方对所投资企业不构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即为财务性股权投资。二是取消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等特定企业要求,允许保险机构自主选择投资行业范围,扩大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选择面。三是建立财务性股权投资负面清单,禁止保险资金投资存在十类情形的企业,同时鼓励保险资金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四是明确资金性质要求,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资金和责任准备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五是加强风险控制,要求保险机构承担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主体责任,完善股权投资管理制度,加强股权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审慎开展投资运作,不得利用股权投资开展内幕交易或利益输送。六是强化监督管理,规定保险机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应当履行有关报告义务,违反规定开展投资的,中国银保监会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2、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
2020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发布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周逢民、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中国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田哲、中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周伯婷出席,介绍“金融产品创新”有关工作情况。
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10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2020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10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10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8万亿元,截至10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14.6万亿元;10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65.6万亿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37.3%,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1%,较上月上行34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2%,较上月上行30个基点;10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0.5万亿元,日均成交6202.5亿元,同比下降30.2%,环比下降39.33%;10月末,上证综指收于3224.53点,较上月末上涨6.48点,涨幅为0.2%;深证成指收于13236.6点,较上月末上涨329.15点,涨幅为2.6%。沪市日均交易量为2677.4亿元,环比下降5.4%,深市日均交易量为48.4亿元,环比下降1.8%。
4、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助贷机构违规抬升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典型问题的通报》。
2020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助贷机构违规抬升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典型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指出,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工商银行江西分行、河北分行、河南分行、上海分行、江苏分行、四川分行、广西分行、辽宁分行、山东分行等9家分行违规向20户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等“两禁两限”费用2284.87万元;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银行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两禁两限”费用4369.53万元。此外,民生银行还存在在已有抵押的前提下向客户销售保险费率较高的人身意外险,提取高额代理手续费的违规行为;另外,平安保险(集团)下属平安普惠与兴业银行合作发放小微企业普惠型贷款,强制捆绑销售保险,收取高额服务费,推高综合融资成本,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目前,银保监会正在会同有关方面对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处理。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密切跟踪相关工作进展,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二、文化金融模式
1、陕西: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正式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13条金融外汇举措,助力西安国际港务区全面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意见》重点突出了五大亮点,即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拓宽企业境内外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支持创建“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应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场景。
据了解,《意见》出台后,将进一步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金融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2、重庆:《重庆市金融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发布
近日,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金融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旨在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培育“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措施》从大力集聚创投资本、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加强信贷资源配置、引导金融机构聚集、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快金融科技发展、完善保障支持体系等七大类、共20个方面金融措施支持科学城建设。
三、文化金融市场动态
1、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2020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9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约685亿元,超过发行量的2.7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陕西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旨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全省文化企业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信用服务、项目对接、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