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化金融政策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
12月29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 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细化预留份额、资金支付、信用 担保等方面,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办法》明确,小额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
《办法》明确和细化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首先,细化预留 份额的规定。要求主管预算单位要组织评估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政府采购项 目,对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小额采购项目(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 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对超过前述金额的采购项目,预 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其次,完善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评审优惠方法。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 机构对未预留份额的采购项目或者采购包评审时给予小微企业报价6%至 10%(工程项目为3%至5%)的价格扣除。同时明确,政府采购工程项目 采用综合评估法但未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价格分的,评标时应当在采用原 报价进行评分的基础上增加其价格得分的3%至5%作为其价格分。
再次,《办法》在资金支付、信用担保等方面也作出了规定。例如, 鼓励采购人适当缩短对中小企业的支付期限,提高预付款比例;在政府采 购活动中引导中小企业采用信用担保手段,为中小企业在投标(响应)保 证、履约保证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依法合规通过政府采 购合同融资。
此外,《办法》还着重增强可操作性。为推动预算单位更好地落实预 留份额政策,细化了预留份额4种具体方式,包括采购项目整体预留、设 置专门采购包、采购人要求联合体参加或者要求供应商分包等;明确了不 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可以不预留给中小企业的五种具体情形,便于采购 人科学合理地预留采购项目。
二、 文化金融模式
北京:海淀区全市首创“金融淘宝”,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近日,海淀区财政局从“资金支持”、“服务支持”、“政策扶持”等三方 面着手,推进全市首创的“金融淘宝”正式上线,为企业在“银企对接”提供 更多技术支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资金支持,设立“银政担园共同体”融资担保基金。海淀区政府投资引 导基金等共同出资设立“银政担园共同体”融资担保基金,基金总规模为20 亿元,首期10亿元,该基金扩大了银行和担保公司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支 持力度,贷款担保品种放宽为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用类贷款担保,有效缓解金融机构在现有业务框架下给民营和中小微企 业放贷的难题。该基金采用对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进行风险补偿的方式,充 分发挥财政政策效能,调动银行、担保机构、科技产业园区的各自优势服 务中小微企业。
服务支持,搭建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搭建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以 创新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财 金协同平台”就像一个“金融淘宝”,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机构或产品,可 以自己去挑。目前,平台已有十多家银行以及多家担保公司和股权投资机 构入驻,中小微企业可以像“淘宝”一样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 品,线上办理贴息申请,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对接等业务。
政策扶持,出台贷款贴息政策。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 进一步降低辖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海淀区还出台了《海淀区中小微 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支持范围和条件的企业,按比例给予贷款贴 息补助,贴息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总额控制。具体实施方式 为当企业已经向贷款银行支付利息后,区财政部门按季度办理贴息补助, 提高补贴时效性,企业最高可获得银行基准利率的20%贷款贴息补助,原 则上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三、 文化金融市场
九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命名“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等9家园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包括河北省“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 业园区、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同时取消“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称号)、浙江省杭州市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江西省景德镇市陶溪川文创街区、 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同时取消“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称号)、 湖南省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广东省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重庆市重庆市南
滨路文化产业园、云南省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
《决定》提出,希望各园区创建主体继续支持园区建设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服务环境,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创新链效能,促 进当地文化产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区域文化产业发 展质量和水平。各地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推动园区建设成为培 育壮大市场主体、做优做强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扩大优质文化产品 供给、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联动发展的综合载体,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 格局。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确定河北省廊坊市等15个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北京市东城区 等60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包括河北省廊坊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多斯市、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徐汇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 省杭州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青岛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武汉市、湖 南省长沙市、重庆市渝中区、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此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文化和 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确定若干试点城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市的示范性,择优确 定示范城市。推动试点城市、示范城市纳入多层级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到2022 年,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促进文化和旅 游消费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消费环境更加优化,产品 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陕西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旨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全省文化企业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信用服务、项目对接、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