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化金融政策
1.中国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工作规程的通知》
1月15日,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银保监会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工作规程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规程》)。
近年来,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建立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推动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合力帮扶困难企业,有序退出“僵尸企业”。总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运行情况良好,有序缓释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避免了部分企业因资金链突然断裂而倒闭,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工作规程》总结了前期风险企业债务问题特点及债委会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现有债委会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
《工作规程》共21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了债委会职责定位。债委会是协商性、自律性、临时性组织,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公正、分类施策的原则开展工作。二是扩大债委会成员的覆盖范围。明确对债务规模较大、存在困难的非金融债务企业,3家以上持有债权(含贷款、债券等)、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债权、依法作为债券受托管理人的银行保险机构和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等可以发起成立债委会。三是区分债委会层级。债委会原则上由直接对企业持有债权的金融机构或其分支机构组建。涉及中央企业或者重大复杂的企业集团,可以在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层面组建债委会。四是做好与联合授信制度的衔接。联合授信企业发生债务风险的,牵头银行可推动组建债委会。五是对债委会参加机构、主席单位、副主席单位、债权人协议、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等债委会基本事项作出原则性规定。六是规定对债委会运作的约束机制。针对债委会成员机构的不当行为,支持债委会或者自律组织采取内部通报等自律性惩戒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金融管理部门可以依法采取约谈、向债委会成员机构总部通报等方式,督促其规范行为。七是支持债委会在破产程序中积极发挥作用。债委会可以代表成员机构,主动向法院推荐管理人、积极配合制定重整计划及债权受偿方案,做好与企业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会议的有效衔接。八是明确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要求。支持金融机构联合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与失信惩戒机制作用。
二、文化金融模式
1. 陕西:“促融资 纾企困”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倍增专项行动(2020—2022年)实施方案初显成果
近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公布了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在陕西推广应用所取得的成果,截至2020年12月23日,2020年全省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成交融资金额达574.19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引发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制定下发了《陕西省“促融资 纾企困”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倍增专项行动(2020—2022年)实施方案》,建立推进应收账款融资内部工作机制。该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6家单位举办银企对接会,宣传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业务。截至2020年12月23日,陕西省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达5732家,开通用户3202家,完成线上融资2851笔,合计金额2610.45亿元。其中,2020年全省新增注册企业用户1357家,开通用户667家,成交融资467笔,合计金额574.19亿元,比2019年全年融资成交量增长70.49%,提前4个月完成年初拟定的工作目标。
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陕西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量增长显著。截至2020年12月23日,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为全省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252.27亿元,占平台融资总金额超过40%,比2019年全年增长285.44%。
三、文化金融市场动态
1、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结果公布,陕西24个项目入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7家单位联合公布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结果,旨在做好文化和旅游领域“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拓宽融资渠道、激发投资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遴选结果包括320个项目,总投资6194.1亿元,拟融资2325.4亿元。
据了解,为持续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帮扶力度,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6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工作。按照“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定位,本次项目遴选采取政银合作模式,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优势,借助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专业能力,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合作金融机构全程参与项目征集及评审,并为入选项目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经项目征集、合规性审核、联合评审、项目复核等系列程序,最终遴选出320个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项目总体质量较高,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和促进作用。
据悉,陕西省丝路风情城·丝路欢乐世界项目、小雁塔文化旅游项目(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PPP项目)、圣地河谷·金延安项目、天汉文化公园(天汉长街)项目等24个项目入选。本次遴选的项目将被纳入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作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金融机构开展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参考。
2、陕西金融有力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增势良好
近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公布了2020年陕西省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所取得的良好成果,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势良好,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2020年11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96.36亿元(含票据融资),同比增长1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28.54亿元,同比增长38.0%。2020年1月至11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新增590.64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2倍。2020年11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户数36.88万户,同比增长50.4%,较年初新增12.63万户。2020年11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1%,较2019年同期下降96个基点。
陕西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省级文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旨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全省文化企业提供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信用服务、项目对接、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文化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发展。